(節錄自某醫院口腔顎面外科手冊 by 陳怡睿)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
ICD-9:528.8
概論: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 簡稱OSF)之流行病學特徵與危險因子之文獻回顧,並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與預防策略。無論國內或國外的研究均顯示,嚼食檳榔的地區有較高的口腔癌發生率,而國內的研究也一致地認為,嚼食檳榔是台灣地區口腔癌發生最重要的危險因子。
症狀:
1. 口腔黏膜下的膠原蛋白的異常堆積,最終導致病人口腔黏膜僵硬、張口困難及吞嚥困難
2. 嚴重影響病人的進食、說話及接受牙科醫療照護的便利性,大大地降低其生活品質。
3. 慢性的口腔黏膜病變,可侵犯口腔內任何部位的黏膜,有時甚至擴張至咽喉及食道
診斷:
理學檢查:口腔黏膜僵硬、張口困難及吞嚥困難
治療
-外科治療
➢ 手術切除,但可能會再發,並無成功療法
═手術方法(Procedure)
➢ prepare and drap
➢ 局部麻醉
➢ 以雷射將纖維化之肌肉或黏膜切斷或切除
➢ 將傷口沖洗乾淨
═術後照護(Post-OP care)
➢ 注意口腔衛生清潔,飯後要漱口。
➢ 飲食方面,注意不要吃粗硬和辛辣煎炸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等
➢ 食物以清淡和柔軟為宜。
═術後併發症及其處置(Com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
➢ 本疾病容易復發,且與口腔癌有關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