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半躺在口中 拔掉免後患
轉載2008-12-27自由時報 文/吳蘊蘊 在牙科門診中,因智齒萌發產生疼痛發炎而來求診的二十多歲的患者屢見不鮮,更不用說過了30、40歲的患者,智齒半躺在口腔中,依舊無法萌出者更是比比皆是。 智齒是人一生中最晚發育的一顆恆牙,位處齒列的最末端,因下顎骨發育趨小,常常無足夠空間使智齒萌出,因而造成一些問題。 例如:在萌發過程中,周而復始的發炎,輕則吞口水會痛或吞嚥有困難,嚴重時,造成急性牙周炎(acute pericorornitis)、腫、化膿,甚至發展成蜂窩性組織炎,嘴巴張不開。 更有些病例,萌發時,沒有症狀,但由於空間不夠,所以埋伏在第二大臼齒遠心端,清潔不易。3年、5年日子久了,結果造成齲齒;另外,也有少數智齒完全埋伏在齒槽骨中萌發不出,造成囊腫。 在早期植牙尚不普遍的年代,第二大臼齒若因故喪失,為避免牙弓遠心端缺牙,而造成假牙製作上困難,會儘量保持智齒。 但現今植牙成功率提高,智齒存在的必要性已不若以往重要,故智齒若不能完全萌出,將其拔除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以免後患無窮。 民眾如果對自身是否有智齒,或智齒是否長好等疑問時,可以到牙科門診做個檢查,聽聽醫師的意見再做決定。 至
於拔牙的時機應儘早為佳,否則超過25歲後,臨床經驗發現:拔除後的齒槽骨癒合或許沒有太大問題,但第二大臼齒的頰側遠心處常會形成牙周囊袋
(periodontal
pocket),造成食物堆積不易清潔,久而久之發炎,引起牙周問題,故應及早拔除為宜。(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牙科齒顎矯正部門醫師) * (陳怡睿) 依據contemporary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的說明,拔阻生牙的適應症包括: 1. 預防牙周疾病 2. 預防齲齒 3. 預防牙冠周圍炎 4. 預防牙根吸收 5. 預防齒源性囊腫與腫瘤的產生 6. 預防下顎骨骨折 7. 治療無法解釋的顏面區疼痛 8. 幫助牙齒矯正治療 9. 牙科膺復體下的阻生牙 10. 增進牙周組織癒合 另外,有一項觀念必須建立: 不是所有的智齒都可以拿來自體移植 由醫師詳細評估再決定才是正確的哦!
- Dec 27 Sat 2008 14:39
(20081227新聞稿)智齒半躺在口中 拔掉免後患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