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之牙科療法
(摘錄自長庚顱顏中心)
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是起因於上呼吸道的阻塞,而阻塞的部位大致上是在鼻咽、口咽及喉咽部 ( 常常合併發生 ) ,其中又以口咽部最為常見。一般這類的病人容易產生嗜眠、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性格改變、心血管疾病。在工作上、家庭中會產生諸多問題。因此所造成的影響不單是家庭問題、社會問題,也是醫療問題。有鑑於此,醫療人員努力尋求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Fujita於1981年發表的懸壅垂咽整型術 (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簡稱UPPP ) , 為目前公認治療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最簡便,有效的手術,只可惜併發症較多,且病人手術後必須忍受疼痛。Sullivan等人又於同年發明鼻腔連續正壓術 (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簡稱CPAP ) ,其原理是將空氣打入鼻腔,再經由呼吸道至肺部,使阻塞的呼吸道由負壓變為正壓,藉而改善病患呼吸道阻塞及缺氧的情形。效果固然不錯,但因病人的不適應及攜帶不便,反而造成極大困擾。
因此各種不同型式的口內裝置 ( Oral Appliance ) 因應而生,用來治療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這對於不適應鼻腔連續正壓術 ( CPAP ) ,對手術心存畏懼或手術後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種治療選擇。因此,1991年美國成立了睡眠障礙牙醫學會,更確立了牙醫師在睡眠疾病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牙科療法
Meyer及Kundson等人是第一位使用硬質的下顎前置裝置( Mandibular Advancing Device ) ,將下顎向下向前,防止舌頭向後移動,改變舌骨位置並進而擴大呼吸道來改善病人的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Ichioka等人利用相同的原理,在實驗的14位病人群,AI ( 睡眠呼吸中止的嚴重指數 ) 由32降到9。另外Bonham實驗的12位病人群,AI由54降到36。Sulivan、 Lowe、 及Schmidt、Nowara等人,亦分別用類似的裝置去改善病人的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品質及白天嗜眠等問題,同樣也獲得良好的療效。
1982年,Cartwright等人發明持舌器 ( Tongue Retaining Device ) , 將舌頭向前固定,以提高舌肌的緊張度,同時擴大病人的呼吸道,進而改善病人的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自此之後,軟顎調整器 ( Soft Palate Lifting Device ) 之類的口內裝置也因應而生。
美國睡眠障礙協會針對1966~1994年中320位曾接受牙科療法的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所做的報告指出,縱使這些口內裝置的型態不同,但是它們的臨床療效卻相當一致。對於打鼾的改善可達90%以上,而對於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則大多數皆可改善,平均AI由47降到19,並且其中大半的病人,AI可降到10以下。然而卻也有40%左右的病人,AI反而升高。而口水分泌增多及暫時的不適感,是這些口內裝置最常遇到,但卻可被容忍的副作用,但是對於牙齒或下顎的影響則少見。因此,美國睡眠障礙協會建議牙科療法適用於單純打鼾或輕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不適應鼻腔連續正壓術 ( CPAP ) ,對手術心存畏懼或手術後效果不佳的中度或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
使用口內裝置來治療上呼吸道阻塞的病例已行之有年。早在1943年,Pierre Robin利用一個單片的功能性裝置來改善下顎發育不良的孩童,目的是讓下顎向前生長,並擴大呼吸道(Pierre Robin Syndrome)。自此之後,利用功能性矯正器來改善下顎生長的許多改良法便為之衍生。而在近年來,使用口內裝置來治療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便更為普遍。如此,可提供這類患者於鼻腔連續正壓術 ( CPAP ) 及手術之外的另一種治療選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