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防治
單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醫學研究中心 口腔顎面外科
撰寫人:口腔顎面外科 醫師 陳怡睿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民國91年臺灣的十大死因,惡性腫瘤排名第一位,而惡性腫瘤之中,口腔癌則排名第七,其發生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估計每年新的口腔癌病患將增加一千五百人以上。
癌症是一種多重因素的基因疾病,其中環境因素 (外來的致癌物質) 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臺灣,口腔癌的發生與嚼檳榔、抽菸、喝酒等習慣有密切關係。隨著抽菸及嚼檳榔人口的增加,口腔癌的發生率也節節上升。口腔癌好發年齡集中於40至70歲,男女比率為3:1,絕大部分是由黏膜上皮細胞惡化所形成的腫瘤,以頰黏膜癌和舌癌佔大多數。

正常口腔黏膜是粉紅色或紅色柔軟組織,如果變厚或變成突起不透明白色的斑塊,便是口腔白斑;如果有變薄或略為潰爛的紅色斑塊,便是紅斑,兩者皆可能是癌前病變,可惡化成口腔癌。
口腔癌的臨床表徵是難癒合的潰瘍或突出的潰爛硬塊,常伴有轉移的頸部淋巴腫塊。早期常不覺疼痛,偶而出現帶血的唾液,也因此常被忽略而錯失早期診斷、正確治療的良機。因此只要發現帶有血液的唾液或痰,張開嘴巴看到兩星期以上未癒合的潰瘍或不明腫塊,便需尋求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的診察。檢查中最重要的診斷方法便是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它不會造成癌症的擴散或惡化。且切片檢查可以區分良性或惡性病變,對治療模式的選擇多有助益。

口腔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並可輔以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腫瘤越大,需要手術的範圍也越大,因此早期診斷正確治療不僅可提高治癒率,也可減少因治療所帶來之傷害。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口腔癌可經由戒除嚼檳榔、抽菸、喝酒等外來致癌因子而防止其發生。因此,病人應一方面戒除不良的口腔習慣並充分與醫師配合,才能達到早期預防、診斷、正確治療,從而提高防治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ai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